什麼是漏斗(Funnel)?

定義
漏斗(Funnel),或稱銷售漏斗(Sales Funnel)、行銷漏斗(Marketing Funnel)、轉換漏斗(Conversion Funnel),是一個將客戶從首次了解產品或服務到最終購買或轉換的過程階段視覺化的模型。「漏斗」這個名字源於它類似於漏斗的形狀。就 像上寬下窄的漏斗一樣,起初有許多潛在客戶進入,但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一部分流失,最終只有少數人達到購買或轉換階段。
漏斗是系統性理解和管理客戶旅程(Customer Journey)的框架。由於客戶在每個階段的需求、興趣和行為都不同,因此需要為每個階段提供適當的內容、訊息和行銷活動。例如,對剛接觸品牌的人立即要求購買是無效的。首先需要提高認知度,激發興趣,建立信任,然後購買提案才會有效。從漏斗視角規劃行銷可以制定適合每個階段的策略,以最大化轉換率。
傳統的行銷漏斗用AIDA模型表示:Awareness(認知)→Interest(興趣)→Desire(欲望)→Action(行動)。現代版本更加細化,分為ToFu(Top of Funnel,漏斗頂部)、MoFu(Middle of Funnel,漏斗中部)和BoFu(Bottom of Funnel,漏斗底部)。ToFu是認知度建設階段,透過部落格、社群媒體和廣告觸達許多人。MoFu是考慮階段,透過網路研討會、電子郵件行銷和案例研究培養興趣。BoFu是決策階段,透過免費試用、示範和折扣優惠促成購買。理解和優化漏斗是最大化行銷ROI的關鍵。
特點
- 各階段流失:漏斗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一些使用者流失。即使1,000人進入認知階段,可能只有100人進入興趣階段,只有20人最終購買。識別和改進流失最多的階段很重要。
- 不同階段的不同策略:由於客戶在每個漏斗階段的心理狀態和需求不同,因此需要相應的內容和訊息。認知階段教育性內容有效,考慮階段比較資訊有效,決策階段特別優惠有效。
- 可測量性:漏斗的每個階段都可以量化來測量轉換率。可以用具體資料如「訪客的5%轉換為潛在客戶,潛在客戶的20%轉換為客戶」來評估績效並找到改進點。
- 潛客培養的重要性:擁有漏斗視角有助於理解建立長期關係而非即時銷售的重要性。透過潛客培養(Lead Nurturing),可以逐步引導尚未準備好的潛在客戶進入購買階段。
- 自動化潛力:漏斗的每個階段都可以透過自動化工具(電子郵件行銷自動化、行銷自動化平台)進行管理。例如,自動向下載了電子書的人發送教育性電子郵件系列,然後在一定期間後提供免費試用。
使用方法
以下是有效構建和優化漏斗的分步方法。
步驟1:客戶旅程對應 首先識別客戶從了解產品到購買所經歷的實際旅程。採訪現有客戶或查看網路分析資料以找到典型路徑。透過「首次接觸在哪裡?→然後做了什麼?→尋找了什麼資訊?→購買決策因素是什麼?」等問題詳細描繪客戶旅程。基於此定義適合您業務的漏斗階段。通常3-7個階段是適當的。
步驟2:定義每個漏斗階段並設定目標 根據您的業務明確定義漏斗階段,並為每個階段設定目標。例如,SaaS產品的漏斗可能如下:1)認知:閱讀部落格文章,觀看廣告→目標:品牌認知度,2)興趣:訪問網站,查看產品頁面→目標:產品理解,3)考慮:電子郵件註冊,電子書下載→目標:潛客收集,4)意向:查看定價頁面,申請示範→目標:確認購買意向,5)評估:使用免費試用→目標:體驗產品價值,6)購買:開始付費訂閱→目標:完成轉換。為每個階段設定KPI(關鍵績效指標)。
步驟3:規劃每個階段 的內容和行銷活動 為每個漏斗階段的客戶規劃適當的內容和活動。ToFu(漏斗頂部-認知/興趣):部落格文章、社群媒體內容、資訊圖表、播客、YouTube影片、展示廣告→目的:教育、認知度建設、流量獲取。MoFu(漏斗中部-考慮/意向):電子書、網路研討會、案例研究、電子郵件通訊、比較指南、常見問題解答→目的:建立信任、解決問題、潛客培養。BoFu(漏斗底部-評估/購買):免費試用、示範、客戶評價、ROI計算機、特別折扣、諮詢預約→目的:支援購買決策、推動轉換。為每個階段建立內容日曆以系統地製作。
步驟4:構建潛客捕獲機制 您需要在漏斗頂部和中部階段將訪客轉換為潛客(可聯絡的潛在客戶)的機制。提供潛客磁鐵(Lead Magnet):電子書、清單、範本、免費工具、網路研討會、折扣券等。免費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作為交換收集電子郵件地址。優化登陸頁面和表單以提高轉換率。最小化表單欄位(僅名稱和電子郵件),使CTA明確。
步驟5:設定電子郵件行銷自動化序列 收集潛客後,透過自動化電子郵件序列培養潛客。例如,可以自動向下載了電子書的人發送如下電子郵件:第1天:歡迎郵件+電子書交付,第3天:推薦3篇相關部落格文章,第7天:分享客戶成功故事,第10天:邀請參加免費網路研討會,第14天:提供免費試用,第21天:提供特別折扣。使用Mailchimp、ConvertKit、HubSpot、ActiveCampaign等電子郵件行銷平台設定自動化。根據每個潛客的行為(開啟、點擊、下載)個人化電子郵件會更有效。
步驟6:重新定向和再行銷活動 使用重新定向策略吸引在中部漏斗階段流失的使用者回來。安裝Facebook Pixel和Google Ads再行銷標籤以追蹤網站訪客並向他們展示客製化廣告。例如,可以向查看定價頁面的人展示「現在註冊享20% 折扣」廣告,向只閱讀部落格的人展示「下載免費電子書」廣告。重新定向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將轉換率提高2-3倍。
步驟7:測量每個階段的轉換率 準確測量每個漏斗階段之間的轉換率。可以使用Google Analytics 4(GA4)的「漏斗探索」報告,或Mixpanel、Amplitude等產品分析工具。例如:10,000名網站訪客→1,000次電子郵件註冊(10%轉換)→200次免費試用(20%轉換)→40次付費訂閱(20%轉換)→最終轉換率0.4%。追蹤每個階段的轉換率有助於識別瓶頸。
步驟8:識別和改進瓶頸 集中改進轉換率特別低的階段。例如,如果許多人註冊了免費試用但實際上不使用(啟動階段問題),則需要改進入門流程。如果定價頁面流失率高,則需要重新審視定價策略或價值主張。透過A/B測試、使用者訪談、熱圖分析等找到並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僅將瓶頸轉換率提高10-20%就能顯著增加最終轉換數。
步驟9:優化轉換後的客戶旅程 漏斗不會在購買時結束。購買後的客戶體驗(入門、支援、追加銷售)也很重要。單獨管理保留(Retention)漏斗:新客戶→活躍使用者→滿意客戶→忠誠客戶→品牌倡導者。透過出色的入門、定期價值交付、優秀的客戶支援、追加銷售/交叉銷售機會,最大化客戶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LTV)。還要優化複購或續訂漏斗以最小化流失。
步驟10:持續監控和優化 漏斗優化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每週或每月審查漏斗績效,計劃新實驗,回應市場變化。分析競爭對手的漏斗,學習產業最佳實踐,測試新的行銷管道和工具。透過資料驅動的決策持續改進漏斗將穩步增長行銷ROI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