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内容

什么是提及?

image

定义

提及是在社交媒体上"标记"或"呼叫"特定人的功能。通过在@符号后面加上用户名来创建。就像在实际对话中叫某人的名字一样:"嘿,约翰!""嘿,莎拉!"例如,如果您在Instagram上写@朋友的名字,该朋友会收到"有人提到了您!"的通知。

想象一下在学校走廊里人们聊天,有人喊"金哲秀!",金哲秀会挺直腰板转过身来,对吧?提及也是这样工作的。在社交媒体上无数的帖子中,如果有人提及您,您会收到通知并可以查看该帖子。就像在数字世界中拍某人的肩膀说"看这个"。

提及的核心是"连接"。不仅仅是写名字,而是创建直接连接到该人账户的链接。点击被提及的用户名会直接跳转到该人的个人资料,被提及的人可以在一个地方看到所有提及自己的帖子。就像书籍的索引或图书馆的卡片系统一样,起着连接信息的作用。

特点

  • 发送通知 - 当有人提及您时,您会立即收到通知。手机屏幕上会显示推送通知,或应用内会出现通知提醒。就像有人叫您的名字时您能听到一样,会自动通知您。

  • 可点击链接 - 被提及的名字会以蓝色显示或带下划线,可以点击。点击后会直接跳转到该人的个人资料页面。就像按联系人名字就能立即拨打电话一样。

  • 公开状态 - 提及基本上是公开行为。当您提及某人时,所有能看到该帖子的人都能看到提及。但是,如果账户是私密的,只有关注者可以看到。

  • 数量无限制 - 您可以在一个帖子中提及多个人。上传合影时可以提及照片中的所有朋友,或者征求多位专家的意见时可以提及多人。

  • 标签管理 - 被提及的人可以看到提及自己的帖子,如果不希望可以删除标签或隐藏。此外,可以在设置中限制谁可以提及自己。

如何使用

让我们逐步看看如何有效使用提及。

步骤1:输入@符号 在写文字时,用键盘输入@符号。在电脑键盘上按Shift+2,在智能手机上在特殊字符键盘中找到。这个符号称为"at符号"。

步骤2:输入用户名 在@符号后面输入要提及的人的用户名。在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上,只需输入几个字母就会自动显示匹配的用户列表。就像在联系人中搜索名字一样方便。

步骤3:从列表中选择 从自动显示的用户列表中点击或轻触目标人选。选择正确的用户很重要。可能有多个同名的人,所以要确认个人资料照片。

步骤4:确认提及完成 如果提及正常工作,用户名会以不同颜色显示或带下划线。意味着它变成了可点击的链接,而不仅仅是文本。如果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提及没有工作,请重试。

步骤5:在适当情况下使用 提及会向其他人发送通知,所以要谨慎使用。在其他人需要知道的时候使用:一起拍的照片、感谢信息、推荐、问题等。不必要的提及可能会让人觉得像垃圾邮件。

步骤6:照片标签 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可以直接在照片上标记人。上传照片后,选择"标记人"选项,轻触照片中人的脸部位置,搜索并选择名字。

步骤7:管理提及设置 在您的账户设置中,可以控制谁可以提及您。选项包括"所有人"、"仅关注者"、"无"等。如果收到太多不希望的提及,可以更改设置。

示例

Instagram朋友标签 "好久不见大学朋友了!非常开心 @kim_minho @park_soyeon @lee_junho 再见!" 照片显示与3位朋友的合影。每位朋友的脸部位置都显示了标签。被标记的朋友会收到通知,这张照片也会显示在朋友的个人资料中。

Twitter问题 "最近智能手机电池消耗得很快 - 有人知道解决方法吗?@techexpert 如果能给我建议就太好了!" 提及技术专家账户直接寻求回答。被提及的人会收到通知,回复的可能性更高。

Facebook感谢 "感谢周末帮我搬家的 @choi_youngho @jung_minji!多亏了你们,搬家顺利完成。下次请你们吃好吃的!" 提及帮助的朋友表达感谢。公开表达感谢的同时,直接向朋友发送通知。

YouTube评论中的合作提案 "@cookingmaster 一直很喜欢您的视频!有兴趣合作吗?如果能联系我就太好了。" 使用提及向其他YouTuber提出合作建议。这是公开评论,但对方会收到直接通知,可以确认提案。

TikTok挑战标签 "减肥挑战成功!接下来是 @bestfriend @gympartner 轮到你们了!试试看!" 提及朋友鼓励参加挑战。这就是挑战病毒式传播的方式。

优缺点

优点

  • 直接沟通 - 可以在无数用户中直接向特定人传递消息。就像在拥挤的广场上用扩音器喊某人的名字一样,可以确保那个人不会错过您的消息。

  • 加强关系 - 通过提及朋友或熟人可以维持和加强关系。发送"我记得你"的信号。在一起拍的照片中标记也意味着分享回忆。

  • 网络建立 - 通过提及可以尝试接触第一次见面的专家或影响者。比私信负担小,而且是公开对话,其他人也可以参与。

  • 信息共享 - 当找到对某人有用的信息时,可以通过提及分享。如果提及朋友说"我觉得这对你有用",朋友就不会错过信息。

  • 促进合作 - 当公司或创作者互相提及时,会暴露给双方的关注者。有互相分享粉丝群的效果,对营销也有帮助。

缺点

  • 通知疲劳 - 如果过于频繁地收到提及,会产生通知疲劳。特别是不必要的提及或垃圾邮件可能会造成压力。每天收到数十次提及的名人有时会关闭通知。

  • 不希望的曝光 - 可能会在您不希望的帖子中被标记。例如,不喜欢的照片或不想关联的内容会很困扰。幸运的是,可以删除标签或设置批准系统。

  • 隐私侵犯 - 提及是公开的,所以可能会暴露隐私。您的位置、活动、人际关系等会公开给其他人。即使是私密账户,也可能通过提及泄露一些信息。

  • 误解可能 - 提及的意图可能被误解。开玩笑的提及可能被当真,或善意的表达听起来失礼。特别是提及不太熟悉的人时需要注意。

  • 垃圾邮件问题 - 一些账户为了广告或引起注意会无差别地提及很多人。这种垃圾邮件提及会损害用户体验,降低该账户的声誉。

常见问题

问:提及和标签有什么区别? 答:提及(@)是标记人,标签(#)是表示主题。@chulsoo连接到哲秀的账户,#餐厅按餐厅主题分类。提及会向对方发送通知,但标签不会发送通知。

问:可以隐藏或删除提及自己的帖子吗? 答:是的,可以。可以确认自己被标记的帖子,如果不希望可以删除标签或隐藏。对于Instagram,在设置中启用"标签批准"后,有人标记您时需要批准后才会显示在个人资料中。这样可以事先阻止不希望的标签。

问:提及私密账户会怎样? 答:可以提及私密账户,但不关注的人点击提及后无法查看个人资料。提及通知会正常发送给私密账户所有者。但是,对于故事或评论,根据平台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

问:在一个帖子中提及太多人会有问题吗? 答:是的,在一个帖子中提及太多人或频繁提及无关的人可能会被视为垃圾邮件。特别是为了广告目的随机提及人,账户可能会受到制裁。只提及真正相关的人,只在需要时提及是最好的。

问:提及名人会得到回复吗? 答:可能性很低,但并非不可能。名人每天收到数千次提及,很难全部查看。但是,如果是有趣的问题或创意内容,可能会引起注意。与其期待回复,不如抱着作为粉丝发送应援信息的心态提及。

问:在评论中提及也会发送通知吗? 答:是的,不仅在帖子正文中,在评论中也可以提及,被提及的人会收到通知。在评论中与其他人对话时使用提及,那个人确认您的评论的可能性会更高。特别是在评论很多的帖子中想与特定人对话时很方便。

问:在故事中也可以使用提及吗? 答:是的,可以在Instagram Stories或Facebook Stories中使用提及。输入文字时输入@并搜索名字。在故事中提及会向那个人发送通知,被提及的人可以在自己的故事中重新分享。24小时后故事消失时,提及也会一起消失。